文化之都何以打造?
是甚麼,令一個城市成為「文化之都」?
因為她的文化地標?博物館和藝術活動質量?
還是包裝伎倆塑造出的城市形象?
甚麼是文化之都?是誰口中的文化之都?是甚麼時候甚麼人說的文化之都?
近 年,全球化席捲世界,每個城市都忙不迭要變身成為「全球城市」(global city),跟其他城市較量,為的是經濟上的搶灘、名氣上的光環。當中最快捷的手段,就是現在人人掛在口邊的「打造城市品牌」(city branding),注重的是城市的包裝,而不是城市的內容,因為人民素質的培育要收效、文化水平的提升要見功,需時太久了。
可是,踏入廿一世紀知識型經濟體系,「文化」這個可大可小的詞彙,卻又成為打造城市品牌的響亮口號。當中叫得最響最亮的,有數西班牙的第四大城市—畢爾包。
改善基建復興舊城
畢 爾包過去百多年以造船業為主,也曾是歐洲最繁榮的工業城。但由於八十年代起重工業式微,城市要尋求新出路,唯有致力轉型。當地政府遂於一九八九年積極推動 一項名為「Bilbao Ria 2000」的城市復興計劃,進行一連串基本建設的改善措施,包括翻新河岸區、加建鐵路系統、建新機場、造橋等等;好些響亮的建築師如Norman Foster、造橋大師Santiago Calatrava等的名字都在這計劃找到,足見這城市改造工程的決心。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更以打造文化之都為名,邀請國際知名的古根漢博物館在當地開設分館,更請來另一位建築大師Frank Gehry為新博物館設計外型。
文化效應經濟獲益
九七年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開幕,遊人蜂擁而至,畢爾包旋即成為著名旅遊點。開幕五年,吸引了五百多萬遊客,創造出四千個就業職位,為這種以文化觀光為內容的旅遊業帶來龐大經濟收益,也在全世界引發起一股「古根漢效應」。
由一個默默無聞的灰色城市,搖身一變成為閃閃生輝的「文化之都」,畢爾包被形容為一個神話,可是我們不應忘記,打造神話背後是整個復興計劃的清晰目標和全盤考慮。
無可否認,畢爾包的復興計劃在經濟轉型與城市復興的層面上很成功。但是,文化之都的對象,就只是招來遊客?畢爾包本土的文化藝術,又有否同時得到更多的支援?於此,墨爾本的態度也許更值得反思。
位於澳洲南部的墨爾本,被譽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也是澳洲的文化中心。這裡有南半球最好的藝術表演場所,以及超過100所藝廊及展覽會場,澳洲眾多文化節目亦由墨爾本主辦。
黃金地段還給大眾
可是,百多年來墨爾本人卻沒有一個可供他們享用的大廣場;而隨著城市發展,流經墨爾本的雅拉河北岸的土地則被53條火車軌佔據,火車站旁的中心位置,也在六十年代築起了煤氣公司的兩幢高樓,完全阻擋了河岸景色。
幸而,到了九十年代科技進步,火車軌經過重整和覆蓋,兩幢高樓被移走,土地再次騰空出來;當時的政府為慶祝聯邦成立百年,就決定在此黃金地段建造聯邦廣場,既滿足人們多年來對廣場的需要,也將河兩岸的生活空間還給大眾。
聯邦廣場由十一座建築物與可容納二萬人的戶外廣場組成,內裡有超過二十間酒吧食肆,還有各種文化設施如音樂廳、多媒體放映中心和博物館,以及在廣場上舉行的各式音樂會、藝術節。
文化強調本土藝術
當 畢爾包引入國際品牌古根漢,將知名的藝術家作品放進博物館的時候,聯邦廣場的文化設施如NGV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澳州分館則強調本土藝術的展示,而且大 多是免費入場─因為他們的對象是墨爾本人,而非重視經濟效益的文化觀光產業;如何配合本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才是廣場最關心的。
我們這才明白,為何在市中心的黃金地段會有一個開放的聯邦廣場,而不是一個連著大型購物中心和六星酒店的巨型商廈群組;我們這才明白,為何墨爾本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畢爾包城市復興與古根漢效應的成功,顯示出硬件,特別是地標及簽名式建築物對打造一個「文化之都」品牌的重要性;可是墨爾本也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個不只靠硬件成就出來的可能性。她背後的內涵與其文化軟件密不可分,兩種對「文化之都」不同的經營對策,同樣帶來重要的啟示。
近 日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在香港舉行,「國家品牌排名」始創人Simon Anholt說過,要打造成功的國家(城市)品牌,核心元素是國家(城市)本身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於此,巴黎是個鐵證。她有著悠長的歷史和文化傳統, 可並不等於不向前發展,只是她的發展模式與我們習以為常、以效益掛帥的「拆拆起起」截然不同。
歷史脈絡展現文化
在七十年 代巴黎已經有第一幢高樓大廈;八十年代在西郊發展了由摩登建築群組成的LaDefense商業區;到了千禧年,又找來Norman Foster設計地鐵第14號線。可是,我們會發現,這個新發展,並不影響城市原來的歷史面貌與脈絡。當巴黎人發現摩天大廈和舊巴黎格格不入之後,過去三 十年,便再沒有新的高樓在市中心出現。巴黎人以自己的歷史文化為榮,並努力保謢;我們不一定要走進羅浮宮才看到他們努力的成果,因為城市本身就是活著的博 物館。真正的「文化之都」,其實是一個由人民共同活出來的有機生命體,不一定能用錢打造!
本文輯錄自香港電台與香港藝術發展局聯合製作的【藝行四方】
都市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