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2, 2015

Wednesday, June 03, 2015

Sunday, May 31, 2015

摺紙

Sunday, April 12, 2015

Thursday, November 06, 2014

Monday, September 08, 2014

Thursday, August 28, 2014

Tuesday, August 26, 2014

Wednesday, August 20, 2014

假如背十字架變成了冰桶挑戰...

耶穌是第一個進行冰桶挑戰的人。耶穌拍了一段youtube,對着鏡頭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拿起他的冰桶來跟從我。」然後祂tag 了彼得、雅各、約翰,挑戰他們進行這「冰桶挑戰」。雅各是第一個回應冰桶挑戰的人。後來,彼得也回應了,更以倒吊的形式進行。最後,約翰也完成,更寫了一本書關於耶穌與冰桶的事蹟。他們都tag 了其他人來延續這冰桶挑戰。結果是:越來越多人效法耶穌進行這冰桶挑戰,一發不可收拾。初時,冰桶挑戰作爲一種新興運動,它是被禁止的。後來,一個皇帝竟然也破天荒接受了冰桶挑戰,從此,冰桶挑戰變成了主流。每一個人都規定接受冰桶挑戰,連初生嬰兒也不例外。冰桶挑戰,成爲了習俗、儀式、傳統。更甚的是:「冰桶挑戰」成爲了符號。它,只剩下冰桶、水、和一個抽象的美善理由。總的來說,接受冰桶挑戰的人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1. 有些人被冰桶挑戰所感動,積極遊說更多人參與這個「冰桶挑戰」運動。 2. 有些人只是跟隨潮流,覺得冰桶挑戰很有型。 3. 有些人只是跟隨潮流,覺得冰桶挑戰很有型。但仍然會copy & paste 這段說話: “In the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it is a must to complete this challenge within 24 hrs after being tagged or you needs donate US$100 to ALS foundation or other bodies for charity purpose. Once you finished, upload your video via FB or YouTube, in the video, you should nominate 3 other guys to take up the challenge. Good Luck.” 4. 有些人覺得冰桶挑戰也算是好事,但其實主要都係有型。 5. 有些人非常享受冰水淋身的感覺,繼續每天敬虔地進行冰桶挑戰。 6. 有些人每天facebook 被「冰桶挑戰」洗版。很討厭、很抗拒。還稱呼他們爲...(唔講喇) 7. 最後,有些人,經過思考、認識和了解,真正明白「冰桶挑戰」的意義。他們沒有冰、沒有桶、沒有冰桶淋身。他們認識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他們更真的走去關心本地「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病人。沒有人知道這班人存在。 其實,真正「冰桶挑戰」要挑戰你的,從來都不是冰水淋身。 正如,真正的背十字架,從來都不需要一副十字架道具一樣。你明白我的意思嗎?